食安科普
当前位置:首页 > 食安科普

鱼类的科学食用

发布时间:  2022/5/31 15:00:02

来源:  网络

鱼肉可以说是肉类中最好的一种。它的肉质细嫩,比畜肉、禽肉更易消化吸收,对儿童和老人尤为适宜。此外,鱼肉的脂肪含量低,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80%,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;鱼肉脂肪中还含有一种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、改善大脑功能、增强记忆力、判断力都很重要的脂肪酸,常吃鱼有健脑的功效。


不过鱼肉虽好,如果食不得法,也有可能损害健康。鱼肉食用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
食用河豚要小心

河豚中含有河豚毒素及河豚酸,且毒素耐高温,经过一般的炒、煮、腌等烹制方法后毒性也不减少,可使人中毒致死。


腐败变质的鱼不可吃

腐败变质的鱼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及毒素,食后会引起肠胃病或食物中毒。另外,有些鱼即使未变质,食用时也要注意新鲜度,如鲤鱼、金枪鱼等放置时间过长,食用就可能引起组胺过敏,轻则出现皮肤潮红发痒,重则会发生头痛、哮喘等症状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鱼

如痛风患者、出血性疾病患者、肝硬化患者、结核患者,应慎吃鱼,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。有过敏症状的人也不宜吃鱼,否则鱼肉中的组氨酸进入人体,可能成为新的过敏原,加重过敏反应。


现杀的鱼不要马上吃

现杀的鱼,蛋白没有完全分解,味道不够鲜美,营养成分也不充分,所以最好用保鲜膜覆盖,放置4~5个小时再烹制食用,而且放置过程中也能使鱼肉中所含的某些毒素挥发殆尽。此外,刚宰杀的鱼有很多的寄生虫和细菌,在常温下或者在冰箱中储存4~5个小时,会杀死一部分寄生虫和细菌,食用起来更卫生。


海鱼食用有选择

孕妇、计划怀孕女性、哺乳期女性以及6岁以下婴幼儿,最好不要食用金枪鱼、牡蛎、海鲈、梭子鱼等海洋鱼类,主要是因其水银含量过高,食用后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。如果喜欢吃也要尽量少食,而且在烹饪之前要注意去掉鱼皮及脂肪,尤其是腹部和头部,并且要去掉所有内脏。另外还可以在烹饪前将鱼稍炸一下,以避免污染物进入鱼肉内。


 

上一页:一次性餐盒能放心用吗?实验结果来了
下一页:你吃的鸭血,可能不是鸭的血!

主办单位:辽宁省食品安全协会       承办单位:食安(辽宁)传媒有限公司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|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| 健康信息云平台 | 辽宁省食品安全培训网 |
(ICP备 辽B2-20150029-4号)